網站首頁 小常識 美食 教育 生活 數碼 經驗
當前位置:維基百科吧 > 生活 > 百科

樟樹的由來

欄目: 百科 / 發佈於: / 人氣:1.43W

樟樹的由來

樟樹市境古屬揚州,自西周至春秋戰國先後屬吳、越、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建新淦縣,治於淦陽(今樟樹市城區)。

西漢分屬新淦、建成、宜春3縣。東漢中平二年(185年),析宜春縣置漢平縣(治所在今樟樹市中洲鄉門樓裏之古吳平圩),市境分屬新淦、建城、漢平。

三國改漢平縣為吳平縣。

唐武德五年(622年),以樟樹西南境太平圩(今昌傅鎮境內)為縣治,置始平縣。武德七年(624年),廢始平縣入新渝縣,市境分屬高安、新渝、新淦縣。

五代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劃出新淦縣以北地區,另撥新淦縣的崇學鄉和高安縣的建安鄉、修德鄉在蕭灘鎮(宋改稱臨江鎮)建清江縣(袁贛二水匯流蕭灘,江水清澈,以水名縣)。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割清江縣、新淦縣、新喻縣置臨江軍,軍治所設臨江鎮,清江為倚郭望縣。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割新淦茂才鄉、新喻思賢鄉隸清江縣,縣境由3鄉增至5鄉。

1949年6月19日,在樟樹鎮建立清江縣人民政府(是年7月15日遷臨江鎮,1950年3月27日又遷回樟樹鎮)。

1988年10月26日,撤銷清江縣,設立樟樹市。

Tags:由來 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