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小常識 美食 教育 生活 數碼 經驗
  • 知而道而後行的道是什麼意思
    發表於:2021-04-11
    “道”指道理、事理。《古代漢語》常用詞中“道”的第二個義項是“到達某種道德標準或思想標準的途徑”。“道”重在“行”,即實踐。“知”與“行”的關係是: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就下決心去...
  • 知恥而後勇知弱而圖強意思
    發表於:2018-10-04
    1、知道羞恥就接近勇敢了,知道不足就能開始奮起直追了。2、“勇”是勇於改過的意思,把羞恥和勇敢等同起來,意思是要人知道羞恥並勇於改過是一種值得推崇,讚揚的品質。3、“圖強”是奮起直...
  • 誰知道CET
    發表於:2020-08-24
    CET就是CollegeEnglishTest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就是大學英語考試的意思。大學英語考試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項全國性的教學考試,其目的是對大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進行客觀、準確的測量,為大學英...
  • 夫孰異道而相安的而
    發表於:2020-02-17
    夫孰異道而相安的而表示轉折。出自屈原的《離騷》: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意思是方和圓怎能夠互相配各,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離騷》是戰國詩人屈原創作的文學作品。東漢王逸釋...
  • 誰知道信而富逾期上不上徵信
    發表於:2017-09-13
    信而富逾期是會上徵信的,借款人在信而富上逾期超過15天后,平台會將借款人的逾期記錄上傳到央行的徵信系統中,在個人的信用中產生污點。借款人應保護好自己的信用,在信而富上借款後一定要按...
  • 人不知而不愠的而表什麼
    發表於:2016-09-21
    “人不知而不愠”的“而”表示轉折,意思相當於“卻”。出自《論語》第一章《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意思...
  • 任重而道遠的道意思
    發表於:2020-10-15
    成語:任重而道遠。任:負擔;道:路途.擔子很重,路很遠。比喻責任重大,道路又遙遠,要經歷長期的奮鬥。這句話出自《論語》:“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
  • 知而不爭的而是什麼意思
    發表於:2021-04-11
    “知而不爭”中的“而”是卻的意思,表示轉折。詞語意思:明知這樣做不智不仁卻不去勸阻。形容不堅持原則。出處:《墨子·公輸》:“知而不爭,不可謂忠。”示例:慶聞君蔽於事為不明,臣知而不爭為...
  • 道渴而死的道的解釋
    發表於:2021-03-07
    在道上,名詞作狀語。道渴而死的成語來處:這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講的是夸父奮力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話傳説中的一個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
  • 鳥倦飛而知還的而的意思
    發表於:2020-11-17
    1、“而”表示連詞,“就”的意思。2、詞句的意思是鳥兒疲倦了就知道飛回去。3、“鳥倦飛而知還”出自文言文《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辭》是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一篇散文,全文描述了作...
  • 困而知勉而行作何解釋
    發表於:2020-12-24
    “困而知,勉而行”和成語“困知勉行”一個意思,解釋為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學到知識,有了知識就努力實踐。釋義:困知,遇困而求知;勉行,盡力(努力),實行(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學到知識,有了知識就努力...
  • 誰知道成語風雨順一而入
    發表於:2020-06-03
    風調雨順:形容風雨適合農作物生長,亦可喻指天下安寧。一擁而入:擁:擁擠。一下子全都擁了進去,擠了進去。造句:1、八點鐘超市門前已經擠滿了人,突然門開了,人們一擁而入,搶光了裏頭所有的方便麪;2...
  • 知而不道下一句
    發表於:2023-05-09
    知而不道下一句是所以之天也,意思是知道了一件事而不説出來,所以可以達到天然的境界。這句話出自《莊子列禦寇》。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詞組(短語)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
  • 遠道而來而的用法意思
    發表於:2020-06-27
    遠道而來: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裏。用法:1、武漢的手拉手夥伴到我家來過國慶,我在想該選一件什麼禮物送給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2、志願者跋山涉水,遠道而來,是為了幫助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3、我...
  • 温故而知新的而的意思
    發表於:2019-02-18
    “温故而知新”的“而”的意思是:“就可以”。出自孔子的《論語十則》,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yǐ)”。翻譯:温習學過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藉這點做別人的老師了...
  • 知識為什麼而存
    發表於:2021-07-21
    人類的認識成果。來自社會實踐。其初級形態是經驗知識,高級形態是系統科學理論。按其獲得方式可區分為直接知識和間接知識。按其內容可分為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
  • 遠道而來而的用法意思
    發表於:2020-06-28
    遠道而來: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裏。用法:1、武漢的手拉手夥伴到我家來過國慶,我在想該選一件什麼禮物送給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2、志願者跋山涉水,遠道而來,是為了幫助我們學到更多的知識;3、我...
  •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的意思是
    發表於:2016-07-22
    “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的意思:喜歡一個人又能知道他的缺點,憎惡一個人又能知道他的優點。該句出自《禮記·大學》,主要是為了告訴我們應該全面看待一個人,力爭做到對每一個人都客觀公正...
  • 而不知其所止而的意思
    發表於:2021-02-27
    意思是但是,錶轉折。而不知其所止意思是但是不知道在哪裏停止。出自《前赤壁賦》,《前赤壁賦》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於宋神宗元豐五年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賦。此賦記敍了作者與朋友...
  • 學而知之意思
    發表於:2015-11-05
    意思指:學習一樣東西,並且瞭解知道它。出處:《論語第十六章季氏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譯文: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聰明,通過學習而懂得的...
  • 愛而知其醜憎而知其善是什麼意思
    發表於:2021-03-26
    這句富有哲理的話出自禮記一書,是説對所喜歡的人也能知道他的缺點,對所討厭的人也要知道他的長處。還有一種解釋是愛得太痴狂而幾乎忘記了其實他還有醜陋的一面;恨得太深卻忽略了他其實還...
  •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的意思
    發表於:2021-03-26
    出自《禮記中庸》,意思為:喜歡他並且知道他的短處,憎恨他並且知道他的善處。原文為: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苟得,臨難毋苟免。很毋求勝,分...
  • 誰知道三思而後行整個句子是
    發表於:2020-06-03
    三思而後行出自《論語·公冶長》中,完整句子為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
  • 誰知道成語沐_而冠
    發表於:2019-12-01
    沐猴而冠。釋意: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近義詞...
  • 有誰知道實而不華是什麼意思
    發表於:2020-06-26
    實而不華比喻事物內容充實,外表不好看但內在有才華而是華不實的反義詞。華而不實出自左丘明《左傳·文公五年》,《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經術者》有記載。意思是花開得好看,但不結果實。比...